大成皮肤网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免费预约专家
免费问医生
免费问医生10分钟内回复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原因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
  • 一、发病原因本病的皮损组织切片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1.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曾有细菌培养已获成功报道,但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只是在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肉芽肿性损害,而当有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如HIV感染),则表现为血管增生性损害。还有资料证明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 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确切。一些研究者观察到;在病人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肉芽肿性损害。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如HIV感染),则表现为血管增生性损害。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相关文章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吃什么好
宜吃食物
宜吃
    忌吃食物
    忌吃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常见问题 |版权隐私 |大成手机站|网站导航|疾病热点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 备案号: 鲁ICP备16011563号-1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486号
      Copyright © 2016 大成皮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0532-8372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