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毛囊炎(bacterial folliculitis)为毛囊浅部或深部的细菌感染。医院专家说:细菌性毛囊炎病原菌多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偶见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抱菌属、类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脂滋性皮炎、贫血、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密封包扎及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发条件。
一、诊断I.本病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可能与脂溢性皮炎、贫血、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皮损好发于头皮、颈部、胸背部及臀部。基本损害为毛囊丘疹,开始为毛囊口小脓疤,中间有毛发穿过,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疤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痴,痴皮脱落后痊愈,不留瘫痕。若向深部发展可形成瘫痕和永久性脱发。可反复发生,长久不愈。 特殊类型:光滑皮肤的脱发性毛囊炎:其特点为深的脓疤性毛囊损害,通常在下肢对称出现,愈后留下持久性脱毛,脱毛区毛囊炎不再复发。 病程可为急性发生,快速痊愈,也可慢性反复发作不愈. 主要根据病原微生物、致病因素和宿主的抵御能力而定,有时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如疖、痈等。
2.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脓液直接涂片和革兰染色可有助于致病微生物的鉴定。对于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病理检查:急性期表现为细菌性毛囊炎的实验室科学检查和诊断 毛囊区的急性脓疤性炎性反应。慢性毛囊炎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皮脂腺可被破坏,但同一毛囊内的毛发可以完好无损。脱发性毛囊炎毛囊毁坏,伴有异物巨细胞的肉芽肿反应,最后代以纤维组织和旅痕形成。
3.诊断毛囊性的丘疹,有明显的红晕及小脓疤。
4.医院专家通过科学的鉴别诊断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uezia folliculitis )是由马拉色菌属真菌(the genes Malassezia)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多在青春后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典型皮很为细小的红色毛变性丘疹,间杂小许脓疤,有轻度炎症反应,损害弥散对称,好发于上背部、胸部和肩部。经抗生素或外用皮质类固醉治疗无效或加剧。真菌学检查可见典型的出芽抱子和用含油的培养墓可分离出乳酪状醉母样菌落,可鉴细菌性毛囊炎的实验室科学检查和诊断 别。
想要了解更多皮肤文章请点击:皮肤病种类
详情关注微信号:大成皮肤网 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常见问题 |版权隐私 |大成手机站|网站导航|疾病热点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 备案号: 鲁ICP备16011563号-1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486号
Copyright © 2016 大成皮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0532-8372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