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旦气温没有达到35°时,全身的皮肤就会发硬。一般会从新生儿的下肢开始发硬,然后逐渐蔓延到胸腹部,腰部甚至是面颊部。如果累及到婴儿的面部,造成新生儿无法吸允,会引起全身冰冷,皮肤由红色变成白色容易感染败血症,肺炎等疾病而引起死亡。

新生儿硬肿症一般在寒冷季节发病,患者多为早期新生儿和早产儿,并且多有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而夏季发病者多是严重感染和缺氧引起的。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是患儿出现低体温,也可引起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低下,吸吮困难,全身及四肢冰冷,呼吸浅表,脉搏微弱等全身不良反应。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部位均可出现硬肿、水肿或硬而不肿等症状,触之如橡皮样。好发于大腿两侧、臀部、小腿外侧、肩部,可波及背胸、腹部及颊部,手足心也可发硬。初起症状是
皮肤发红似熟蟹色,如果伴有缺氧则呈紫红色,当有出血、循环障碍时,则呈苍灰色,伴黄疸者可呈苍黄似蜡样。如果并存感新生儿硬肿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染,则容易并发肺炎、败血症等疾病。
硬肿病是一种皮下脂肪变硬和全身性皮肤水肿的疾病,往往发生在刚刚出生不久的病患有腹泻,肺炎,体质虚弱的新生儿身上。如果新生儿所处的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水分和热量没能及时供应就会引起新生儿的皮下脂肪中的一类脂肪酸凝固,进而出现全身皮肤硬如木板。
因此临床上为了预防新生儿硬肿病,医生建议较好在寒冷季节能够给新生儿保暖,局部要用热水进行保温,并且及时喂养奶水确保有足够的水分和热量。同时临床上治疗硬肿病还会适当地添加维生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入肉注射复方丹参等新生儿硬肿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药物。
治疗皮肤病